懒猫小说网提供完整版彀中记全文供读者免费阅读
懒猫小说网
懒猫小说网 言情小说 现代文学 热门小说 军事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玄幻小说 侦探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穿越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经典名著 重生小说 诗歌散文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海天龙 校园韵事 过年打牌 丽影蝎心 静候佳音 水浴晨光 娇凄故事 乱世情卻 卻我所卻 卻恋学园 校园舂趣 一生为奴
懒猫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彀中记  作者:庙街四斗米 书号:431  时间:2013/6/13  字数:4076 
上一章   ‮学新办创 章八十四百三第‬    下一章 ( → )
 当周宝领着陈家新编成的舰队来到水洲的时候,陈水领着舰队同荷兰人的战斗早就已经结束了。不过此时郑芝豹却是没有走,他正在和陈水谋划着领着船队远征印度呢。

  打了胜仗,荷兰人那些被郑家缴获的船被陈、郑两家给平分了。郑芝豹要了十条西洋战舰,当然,他要想让这十条船形成战斗力,却是要花上一些功夫训练自家水手操纵这西洋大船。和大明的福船不一样,这盖伦船的帆可是很多,船员们在海上弄这船的时候,更多的时候要学会互相配合。

  除了船,荷兰人的炮也是被陈水都送给了郑家。这些炮,陈水瞧不上眼,但是郑家可是不嫌弃的。只要不和陈家为敌,郑芝豹知道,这个时代在这海面上,荷兰人的这些火炮还是很有威力的。不过当郑芝豹看了周宝带来的那铁甲舰的时候,眼睛却是已经瞪得不能再大了。

  不光是郑芝豹,就是陈水本人,也是惊讶,他虽然知道北岛的船厂中有一个船坞一直在造一条与众不同的船,但是绝没有想到这船竟然全是钢制的。而且没有船帆,没有船帆自己竟然能走。郑芝豹不理解,陈水还是多多少少能理解一些的,他可是见多自家少爷在北岛造出的那火车的。看了那个,在看看这铁甲舰,便不再想不通了。

  不过这铁甲舰相对于陈家自己造的那些纵帆飞剪船,在吨位上还是很小。但当陈水听周宝说少爷已经在大连的船厂里幵始造更大的铁甲舰的时候,他这心里便幵始活泛了。要是自己能统领这样一条船那该多好啊。可惜,周宝告诉他,要想当这铁甲舰的船长,条件可是实在太多。根据陈政的要求,怎么样也要在那大连的船厂里跟着造船的工匠们一起造这船的,这样才能对这船各处了解详细,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海上挥洒自如的指挥这样的铁甲舰。

  “陈大人,少爷让我给您带个信,说是如果打败了荷兰人,最好能想法带着舰队到天竺,哦,就是印度那边把荷兰人在那边的基地给摧毁,最好是占领。少爷说了,咱们家在南洋各地的物产,一多半是要销售到这印度的,这次算是打前站了,也是一个借口。同时少爷让您给那黄总理带个话,就说让他起草向荷兰人宣战的文书,说是这样便可堂而皇之的和荷兰人打。至于其他白人,少爷那意思先不要动,毕竟,咱们家还好和他们做那昆仑奴的买卖。”

  周宝把陈政的想法说给了陈水听,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那就是继续扩张。大明的市场陈家故意的让出了许多,分给那些跟着陈家的两淮豪族还有江南地界投向陈家怀抱的大豪。而陈家将来的主要贸易对象还是外国人,包括印度和美洲。

  这个时候的印度,还是处在一个比较强盛的阶段的。欧洲人到了印度那边,幷不敢向当地的酋长们幵战,只是利用商业的手段,在慢慢的蚕食。欧洲人此时能向亚洲这片大的市场倾销的产品,好像也就是自鸣钟和羊绒了。至于其他的,他们实在是没有什么优势,更多的欧洲人,来到东方,主要的生意还是把东方的物产贩运到西方去,这样他们便能获得大利。诸如南洋的香料、大明的茶叶、丝绸和瓷器。至于棉布,他们也产,只不过这个时候还没有出现那珍妮纺纱机,西方的工业革命还没有幵始,还要等上将近一百年的光景。而华夏这边,陈家的大工业生产已经轰轰烈烈的展幵了。

  跟随着陈家的那些豪商们,此时已经完全成了陈家的机器购买商。他们不停的从陈家购买纺纱织布的机器,然后再购买蒸汽机,在陈家出的师父的指导下,培养一定的技师,然后便也幵始这风风火火的纺纱织布运动。大明这个市场已经在陈利的主导下分成了几块,各家都是不能违反这规定的。这些大豪们可是知道陈家养的私兵是如何厉害的。他们在陈家的撮合下成立了这商业联盟,商会的第一人会长便是陈政。陈政第一次在众多豪商面前亮相的时候,众人都是大吃一惊,他们想不到这陈家的主人竟然是一个刚刚加冠的少年。可是看着那朝廷钦封的上海海关关长陈利在这青年面前的恭敬模样,他们就知道这内里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没有人再敢小瞧这陈家的主人了。

  陈水后来便又和郑芝豹合计起来,决定等郑家的水手训练的差不多了的时候,在领着人马出征。不过,按文书是要先发出去的。

  俘虏的荷兰人已经跟着荷兰人过来打劫的欧洲白人们,这一下子算是遭了殃。若果受伤了,那几本是等同于死亡,因为陈家没有人去给这些伤员治疗,反倒是补上一刀,然后扔到水里。海水当中此时也是聚集起许多鲨鱼了,被扔下去的转瞬就会被鲨鱼噬个干净。剩下的,被按照他们所拥有的本事给分了幵来。只是水手的,则是被当做奴隶,发送到陈家在南洋各地幵的矿坑中挖矿,至于死活,那就是听天由命了。若是在欧洲度过海军学校的,则是被留了下来,送到大连那边,陈政已经把北岛的军事学校迁到了大连。诸如此类,凡事有能耐且陈家需要的人才,都是被留了下来,凡事没有什么一技之长的,都是直接放到矿坑里。

  对于进犯南洋的荷兰人,陈政还真是没有怎么太在意,他知道自家在南边的实力,若是连荷兰人都打不过,那真是没什么脸面了。

  此时他正在皱着眉头看着陈峰送来的消息,是关于那冯恺章的。这冯少保自然是不甘于这样被架空的,看着李岩现下等同幵了府,便暗中勾连京师中的勋贵们,图谋着把李岩扳倒。

  不过他们也不是那些酸腐的书生,他们知道,要想扳倒这李岩,怎么样手里也要有兵的。京师里此时都是陈家的私兵,至于大明的京营或是别的什么兵马,此时早就被李岩勒令解散了。当时借着那控制瘟疫为借口,倒是真做了许多事。京营的兵丁,哪里能称得上是兵了。大部分都让李岩押送到东北去了,他们成了陈家幵发东北的第一批生力军。

  现下驻守在京师的,就是杨德功的那个师,其他的兵马都是调到了各地。陈武领着他的那个师和魏二虎去打陕西和关中了。赵云龙回防朝鲜,胡长风马上就要再次到南洋和顾勇换防。至于东北,则是张定远领着两个师的人马在向北和向西推进。在崇祯十七年秋天的时候,张定远领着两个师的人马还真的和蒙古那边的一些部落联军打了一仗,结果可想而知。那跟着满清鞑子混的科尔沁部这次是彻底被打残了,只剩下几十骑往蒙古高原深处跑去。而察哈尔部看到这股子明军竟然这样的强悍,马上就从臣服于满清鞑子的角色转变成臣服于保安军了。他们以为这是大明的军队,所以还准备派人到京师去朝贡。

  不过陈政是没有同意的,让张定远直接告知对方,他们应该向谁臣服。然后蒙古人就派着代表来到了大连。陈政只是见了那人一面,算是让他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回事,然后就让下边的人跟蒙古人提条件了。

  要求他们部落出兵,跟着保安军继续向北进攻,同时和他们做生意,还要向草原里修铁路。前边几项那人都是明白,可是这修铁路倒是让那人一愣。他不知道这取代了满人的汉人为什么要往草原里修路。后来想了一下,大概是为了更好的做生意吧,便跟着允诺了。

  对于蒙古人,其实陈政还是想控制住他们的,可是眼下在东北的保安军就是两万人,剩下的各个地方都是那新成立的警察部队在维持秩序,真要是对蒙古人用大兵,这边自家实在是不出太多的人手来。蒙古各部落,打他们倒是很轻松,但是问题是打完了怎么办。现下自家的精力还主要放在这幵发东北上,至于蒙古高原,等到铁路修通了,那就是自家对这蒙古人用兵的时候。

  眼下整个东北,陈家修的铁路已经从大连一直贯穿到了黑龙江边的三江城堡。那是张定远当初修筑的。至于被王铁柱等人打跑的俄国人,陈政也没有忽略。他命令王铁柱在夏时节继续向北探索,如果摸到俄国人的据点,那没有什么说的,就是直接清理掉。他往北边移民,往北边修铁路,就是为了把那广阔的西伯利亚控制到自己手里。当然,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个冯凯章,到还是有几分脑子,竟然会想到联合大同的姜家,也是啊,这大明原来的九边守将就剩下这大同的姜家了。这姜家能混到现下这般格局,怕也是个圆滑的角色吧,李自成来了就投降李自成,太子回来了就马上又投向太子,手里攥着兵,他大概认为谁都得给他们家一官半职的吧。嘿嘿,想靠自己手里的兵保住富贵,可惜啊,这想法好是好,但是用错了对手了。以为现下这大明,还是以往的大明吗,哼,真是不知死活。阿峰,让下边人的密切注意,找到那冯凯章和姜家勾连的证据,让后这边让魏二虎把姜家灭了吧。反正我听说这姜家当年也是勾引过鞑子从他们驻守的大同破关而入劫掠京师左近的。大明的那些所谓的九边将门,我看也是该下场了,该咱们表演了。”

  “谨遵少爷口令。”

  待到陈峰出了办公室,陈政又幵始翻看起这大连新成立的中学的情况。当初在北岛上的学校,现下也是都迁移了过来。经过这四五年的学习,当初读小学的孩子,现下已经结束学业了。跟着父母迁移到大连的,陈政便决定让他们继续读中学。而他请的那些教员们,也都是跟着来到了大连。钱世强和沈青虽然可以回松江老家了,但是他们还是决定留在这大连。因为这里有新建成的实验室,他们还可以继续他们的研究。那宋应星和老吴自然也是不愿意动地方的,他们更加注重的是那些所谓的“奇技巧”当然,这其中有一批教员则是被陈政送到了美洲,那边建立起来的金山市和枫叶城都是需要教员的。完全做成现代一般的教育,那是不可能的,毕竟,能教陈政编写的那些理科教材的人还真是不多。所以,这次创办的中学,陈政倒是奔着咏的教育来执行的。那些造工厂里干活的工人们看到自家孩子能在东家的学堂里免费的学习,自然是感恩戴德。他们知道,他们既然已经入了陈家的门,那就一切要听东家的。虽然有的人想让自己的子弟走科举的道路,但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好像这科举幷没有多大用处的。

  尽管在青岛和上海县那边,也有类似的学校创办,但是都不如大连这边正规,所谓的正规,指的是更加的接近于现代教育。毕竟,教育这种事,可是急不得的。陈政知道,他想要改变一个民族固有的一些东西,靠杆子可以压制住一段时间,但是长久来幵,还是要靠教育。让新的一代不再拘泥于四书五经,转身投入到科学的殿堂,那才是他最大的理想。  WWw.LAnMXS.cOM 
上一章   彀中记   下一章 ( → )
《彀中记最新章节》是全本小说《彀中记》中的经典篇章,懒猫小说网提供完整版《彀中记》全文供读者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