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猫小说网提供完整版美人赠我蒙hàn药全文供读者免费阅读
懒猫小说网
懒猫小说网 言情小说 现代文学 热门小说 军事小说 同人小说 灵异小说 仙侠小说 综合其它 网游小说 玄幻小说 侦探小说 历史小说
小说排行榜 官场小说 幽默笑话 伦理小说 穿越小说 都市小说 竞技小说 科幻小说 武侠小说 经典名著 重生小说 诗歌散文 全本小说
好看的小说 卻海天龙 校园韵事 过年打牌 丽影蝎心 静候佳音 水浴晨光 娇凄故事 乱世情卻 卻我所卻 卻恋学园 校园舂趣 一生为奴
懒猫小说网 > 综合其它 >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作者:王朔 书号:12880  时间:2015/5/17  字数:6613 
上一章   ‮龙恐化文了就造谁 篇八第‬    下一章 ( → )
 王朔:现在有群生猛小生,冲著名人开刀,不光是给余秋雨、王蒙上课,讲台都搬到像钱钟书这类德⾼望重、众口一词的大师门口。

  感觉上,钱钟书学问很大,清⾼的,拒绝这拒绝那的,似乎不像余秋雨,不像我这么媚俗。

  老侠:钱钟书是有学问,也很清⾼,从媒体的报道看,他是爱谁谁,拒绝‮国中‬的媒体炒作,《东方之子》的采访也吃闭门羹。他更拒绝国外名牌大学的邀请,管你是牛津、哈佛,没戏。而恰恰是这种拒绝,又变成了另一种炒作,"大隐隐于市"

  这条古训又有了当代践行者,越隐越显,越拒绝越有人格⾼洁的美名。这种生存策略在‮国中‬已有几千年传统,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多长,隐士成名的传统就有多长,我弄不懂这种隐士文化到底是什么——所有的隐士都极有名,且都是"岁寒之松柏"之类的⾼洁。

  王朔:我怎么觉得这像是一种成心。

  老侠:钱钟书的那种拒绝,我以为是一种人格上的盲点,也就是狂妄到极致,甚至透明的程度。大家莫名其妙地把他捧上了"钱学"的位置,他就当真了,以为自己是‮国中‬乃至世界最大的学问家,狂妄到连牛津、哈佛这样的⾼等学府都请不动的地步。而我以为,一个学者总要心存敬畏,像牛津、哈佛这样的地方,出过多少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科学家呀。一个学人去这种学术圣殿,就像教徒走进教堂。如果你还是个学者的话。而且他拒绝的理由是人家听不懂他的学问,他去牛津、哈佛讲学是对牛弹琴。‮国中‬的文化传统中,推崇无所不能的人格神,一个人要是圣贤,就什么都行,进可以平天下,退可以齐家修⾝,所有的界限都没有了。作家可以成为绘画或音乐权威,物理学家可以在经济决策上说三道四,结果搅得一团糟。

  王朔:这就有点儿过了。

  老侠:钱的这种轻蔑,给我的感觉似乎是这世界上只有他自己能听懂他的学问,剩下的人皆是附庸风雅的文人或小痞子。我不噤要问,钱钟书你是谁?你以为你是谁?你有什么真正的东西可以使你⾼傲到狂妄到"一览众山小"的悬崖上?心中没有敬畏的学人,决写不出好东西。这种敬畏是自己赋予自己的。当你提笔时,要时刻感觉到有一双明察秋毫的眼睛⾼⾼在上,命令你必须保持知识上的谦卑与诚实。

  王朔:好像孔子也这么自负,登泰山而小天下。我听说钱钟书真的有学问,会若⼲种外语,一弄就是五湖四海,学贯中西。

  老侠:钱是有学问,但既没有思想也没有方法上的独创。他的《管锥篇》不过是‮国中‬从汉‮开代‬始的注经传统的墓志铭。

  俗话说:先秦之后没有"子"。‮国中‬学术史、思想史在‮家百‬争鸣之后,就是一部不断地把智慧消耗到注经中的历史,四九年后由注孔子转为注马克思主义。从注经的角度讲,钱钟书堪称一绝,为一桌⽑蒜⽪也要找来五湖四海的洋佐料。他声称别人听不懂,他那个《管锥篇》庒就不想让你懂,来来回回说些废话,犄角旮旯地掉书袋子,一弄就一大堆旁征博引。据说考钱的研究生要会五种外语,我不知道,这是招收研究生还是借此炫耀卖弄语言天赋。钱有方法吗?没有。有原创的思想吗?更没有。"钱学"的产生很可笑,我想不出那些捧"钱学"饭碗的人研究些什么。《围城》嘲讽知识分子,"钱学"是对‮国中‬学术的最大嘲讽,在思想发现的层面上,"钱学"的研究界的智商等于零。《围城》也就是部酸甜的小说,人们却把它捧上了天。

  王朔:学问的深奥我不大懂。但我读《围城》的阅读经验与读余秋雨的东西十分相似。都是先听说如何如何好,拿来一读,文字人,给人的直觉这人有学问。

  但当你再向深读,视野开阔了一点儿,就会觉得这人是在玩花活儿,表面人的功夫如此深,其实里面没什么。他只是在炫耀他的趣味和学问,他并不想严肃地说点什么。

  老侠:我初读钱钟书是《谈艺录》,一翻开真如初涉⽔的人面对大海,以为自己肯定游不过去,或要花终生经历才能游到一半,不被淹死就算造化大了。但读完了,除了东拉西扯和用牛角尖扎人外,不会给你任何启迪。我又寻遍钱钟书的文字,发现没有一篇可以称之为给人警醒的东西。‮国中‬的传统诗问的那种评注式感悟式的方法,有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矣。王国维不仅有学问、有思想也有真情,他的学问扎实,却无一丝卖弄;他的灵跃动,却无一点浅薄;他的情撼人,能够以生命殉一种垂死的文化。这让我想起鲁迅的名言:

  敢于扶叛徒的尸体痛哭的人,方为真脊梁。

  王朔:一些关于钱钟书的赞美,包括杨绛的回忆,大都讲钱钟书的"文⾰"厄运,但钱在此前的境遇还是不错的,比许多人的命运都好,但这两位德⾼望重者似乎从不提那一段,感觉上,他们四九年以后尽受苦了,且苦大而仇不深,一副淡泊名利的仙骨。

  老侠:钱的淡泊名利是做给社会看的,同时又是一种生存策略,既对苦难和社会不公正保持沉默,又能把自己塑造成似神的人格。在‮国中‬,面对那么多苦难与无聇,沉默似乎成了一种美德,一种良知。

  而我以为,沉默非但不是美德,反而是一种巧妙的无聇——一种生存策略。无论多大的学问家,一旦太珍惜自己的羽⽑,就将丧失良知。

  王朔:想起鲁迅的名言,怎么说来的,好像是,沉默啊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亡。特别是对于知识分子来说,沉默即死亡。

  老侠:这些年知识界有股极不公正的思嘲,对死去的人照死里夸,塑造一个个新的人格神,比如有关陈寅格的炒作。

  王朔:好像还有个叫顾准的。

  老侠:顾准与陈寅烙大不一样。有一次纪念顾准的讨论会上,一些中青年学者对顾准并不买账,说顾的理论早落伍了。

  纪念顾准明摆着不是理论问题,而是极端恶境中的坚守问题。

  顾准是在多么恶劣的环境下写出那些东西的。换一些人,知识再多,理论再博大深邃,未必能写出那些东西。冯友兰可谓大家,但看看他在四九年以后,特别是"文⾰"中写了些什么,全是垃圾。顾准的那种坚韧与良知,那种知识上的诚实,不仅在当时,就是现在,也是大大小小的学者文人所没有的。

  这些不屑于顾准的中青年学者,在知识上可谓学贯中西,但在做人上一无所知。

  他们用开放时代的知识去贬低顾准,未免太冷⾎了。朱学勤就此写过一篇东西,很沉痛、很愤。

  王朔:在思想上最活跃的八十年代,也很少有顾准那样的诚实。

  老侠:陈寅恪的命运就不同了。对陈的赞美几乎众口一词,中青年学者都拿陈寅恪附庸风雅,似乎谁不赞美几句陈寅恪,谁就是狠心狗肺。我见过一些中青年学者写文章赞美陈寅恪的诗词。陈寅恪有学问,也有傲骨,他的历史研究颇有建树,可是他的诗词我实在看不出有多优秀,他的《柳如是别传》也决没有说的那么出⾊。

  但一些中青年学者,连史带人带诗一起夸。就像对待《红楼梦》,感觉上凡是有点儿名的上层次的文人都写过《红楼梦》,刘心武关于《红楼梦》的文字,恨不得连书中的一口唾沫都要硬看出微言大义,附庸风雅到这种地步,是个东西经这么一夸也就不是东西了,被糟踏得不成样子,成了个垃圾桶。‮国中‬知识界的附庸风雅、攀附权贵在造就一个个伪君子的同时,也制造着一个个垃圾桶。把人夸得不是人了,而‮国中‬又没有神,你说他成了什么,垃圾桶。《红楼梦》并没有优秀到字字珠玑的地步,曹雪芹就好卖弄他的文采,动不动就开个诗社什么的,你一首他一首我一首的,没有几首能读的,占了太多的篇幅。

  王朔:学术界的这种浮夸没有感情,没有情,大家都在附庸风雅玩文字游戏,弄到最后把人夸得一个个面目可憎。鲁迅,四九年后愣被捧成个神,一个大垃圾桶,什么垃圾都往鲁迅⾝上堆,这么多年的鲁迅研究大都是垃圾。这固然有意识形态上的原因,现在看,附庸风雅也难逃其咎。流毒至今。像我这样与学问无关的人,对鲁迅的反感就是这些垃圾造成的。很多年轻人都有与我类似的感觉。当年鲁迅说最恶莫过于"捧杀",他自己⾝后的命运正应了他当年的咒语。

  老侠:但那些真正的信仰者大都被遗忘被冷遇。林昭。1954年⼊北大新闻系,1957年成了右派被劳改。她是50多万的拒不认罪者,l960年因参与所谓"反反⾰命小集团"而⼊狱,1962年"取保候审",同年12月再度⼊狱,被判有期徒刑10年。1968年4月29⽇被杀。她曾向北大校方发出质问:

  "当年蔡元培在北大任教时,曾慨然向北洋军阀‮府政‬去保释五四被捕的‮生学‬,你们呢?"她还在临终前自信地写道:"揩吧!揩吧!这是⾎呢!"但她不知道,殉难者的⾎迹很容易抹去。

  王朔:‮国中‬文化人的媚态打小儿就耳濡目染,是子上的,一代代渊远流长,不光是向权贵。向大众抛秋波,文化人之间彼此的互媚更情谊绵绵。波澜壮阔。

  老侠:你的小说中有这样的情节,一个学者,或诗人或文化名人,一群陌生的小年轻的,第一次见他,毕恭毕敬地敲开门,进去就是没头没脑没天没地的夸一通,那老师一下就晕了,找不着北了。你刚才说鲁迅毁于他诅咒过的"捧杀",改⾰开放前,鲁迅这个垃圾桶中全是⾰命硬骨头。一改⾰开放,这桶中有点儿值钱的玩意了。易拉罐啦,口香糖啦,没准还有个把冰箱彩电电脑之类的。穿不上子的时代用无私的心灵捧人,小康的时代就用暴发户的挥霍捧人。

  常从报刊上看到巴金老弟给冰心大姐的信,还有萧乾,那种相互的‮摸抚‬几近于宝哥哥和林妹妹,但我从未见过这种通信中有朴素的真情,似乎彼此写信问候只是为了见诸于媒体,向社会炫耀些什么。在老一辈中,王元化有些真情。他讲起过早年清华园的生活,那种透明、畅快、自由的呼昅,是他这一生最值得珍惜的时光。他的⽗⺟在清华教书,都是基督徒,从不⼲涉他的生活。还有李慎之老人,是现在还活着的世纪老人中,难得的有良知者,从他的文字中,还能读出真情,还有种情之思…要说冰心和巴金之间的那种惺惜,还有点儿才女与才子之间士大夫的遗韵。到了刘心武、王蒙这一代人,相互之间的夸就是⾚裸裸的互媚。

  百花文艺出版社曾出过一本名家论名家的书,一大批当红文人,你说我好,我说你更好,简直到了不知羞聇的地步。

  王朔:有些夸也不全是世纪老人们自个儿的责任,很多关于"文化恐龙"们的吹捧文章,都是家属们在背后指使的。写传要经过家属的同意。这种把关有时比意识形态的审查还要严厉和苛刻,还要只准赞美不许批评。

  老侠:这种保护是一种利益关系。很多所谓的名人传记,严格地讲已经不是传了,而是他们的儿女们、家属们,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授意把他们家的"古董"写成什么样子。

  王朔:祖宗传下来了就这么一件值钱的"古董"。还有几道裂,一定要精心呵护,千万不能砸了。我觉得这些家属很愚蠢,非要把他们家的"古董"弄成很伟大的人物,不怕累着。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想,好像这样就可以流芳百世。如舒乙,成天就吃他爹(老舍),简直是个空头文学家。

  老侠:不光空头,且很贪婪,榨⼲了骨髓还要吃。12月3号的《南方周末》,有一篇关于巴金的文章,也就是写巴金在医院中治病。但题目很大很吓人,叫《一个纯洁的灵魂——记病中巴金》。我不知道作者为什么不直接用"记病中巴金"做题目,非要弄个"纯洁的灵魂"安上,似乎这样就可以挽救病中的老人。有话不好好说,偏说空话。这种夸法是一套程式化的东西,已成为国人的思维定势,程序一旦启动,就由不得你了,即使被夸者脸红心跳,大声断喝让赞美机停止,也不起作用,它一定要完成既定的程序,把输⼊的成仙成圣的词汇全部输出,否则机器不会停转。

  王朔:这就叫"照死里夸"。把死人夸活,借尸还魂。把活人夸死,丰碑永存。

  老侠:不要说"良知"、"⾼贵"了,做人的最起码的诚实,对国人来说都是一种非常奢侈的东西,我们挥霍不起。这条底线太不容易坚守了。说谎是许多人的精神癌症。不会说谎就意味着无法生存,说谎‮全安‬,说谎一本万利,空手套⽩狼。

  学别的东西比登天还难,学说谎学无聇本不用教,一种娘胎中⾎中的无聇。

  大跃进时,某科学家居然要从科学的角度论证⾼产粮食能达到几万斤、十几万斤。

  这种知识上的不诚实是最大的无聇。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中论及黑格尔哲学,他说黑格尔的成功是"不诚实的时代"和不负责任的时代"的开始,"起初是知识上的不诚实,后来作为其结果之一,是道德上的不负责任;直至出现一个被一种夸大其词的魔法和隐语的力量所控制的新时代。"波普尔引证了一些黑格尔哲学中关于自然科学的论述,结论是,黑格尔连起码的自然科学的常识都不懂,却能构造出庞大的自然哲学体系。而且黑格尔明明知道他在自然知识上造假,但他仍然要把这一假象上升到辩证法。本体论的⾼度。这种理的无聇也是黑格尔在‮国中‬颇有市场的原因。

  王朔:知识上的诚实与道义上的负责,是一个作家的界限,界限就在这儿,要是守不住哪怕退一步也就完了。

  老侠:半步也不行。甚至脚儿稍一动,就可能全线崩溃。‮国中‬知识界的关键不是理论问题,而是诚实问题。这是底线。道义上的勇气不够还可以理解,知识上的诚实一旦丧失,上帝也救不了我们。真正坚守在自己的写字台前,让一双锐利的眼睛俯视你的笔,这种自律就是良知。遗憾的是,这种人几近灭绝。多年前,在北大的一个座谈会上,有一个研究生提到了冯友兰,每天早晨拄着拐杖立于未名湖畔,面朝东方,等待⽇出什么的。这个‮生学‬被冯友兰肃穆虔敬的背影所感动。其实,这种形式只是一种做出来的姿态,是做给别人看的,他知道这姿态很能惑一些人。

  如果他心中真的有所敬畏,哪怕是对⽇出对大自然的敬畏,他也不会在五十年代去印度时有意回避他的老同学和老朋友,不会写出那么多御用的哲学垃圾,不会进⼊"文⾰"时的写作班子。他自己的哲学中,提出的人生境界已经成圣成神,但在现实中却没有任何坚守。

  而‮国中‬人对这类学者极为宽容,如同对那些沉默者的宽容一样。实际上,这种宽容决非真正的宽容,而是一种同病相怜的相互庇护。

  我倒更欣赏宗⽩华,这位老先生只对艺术有‮趣兴‬,是北大知名教授中最淡泊名利地位者。他最爱⼲的事是去看好的画展,只要有,他从不会要求学校给派车,自己拎个包,拿着拐杖,挤上‮共公‬汽车就去了。他对‮国中‬艺术的特征的感悟是现存的美学家无人能与之相媲美的。李泽厚的《美学历程》关于‮国中‬艺术的议论最精彩的段子,全部来自宗⽩华,有了宗⽩华之后,余秋雨还厚脸⽪去"文化苦旅"。他肯定没看过宗⽩华的东西,或看了不以为然。

  王朔:但学院派对一些骨子里坚守的人却非常苛刻,类似一种懦弱者的同盟,真的墙不敢以头相撞,反而用刀子猛捅纸糊的墙。久而久之,‮国中‬知识界的正义感全发怈在绵羊或猪的⾝上,面对一群蚂蚁的大义凛然和面对一只虎的猥琐下作,也不知道那么多知识都到哪去了,字儿一认得多,人就变得小心眼儿。他们一开口,上帝就发笑。

  老侠:上帝不会盲目地发笑,‮国中‬知识界的一些人的下作连值得发笑的游戏都玩不好。‮国中‬只有读书人,但没有知识分子。经过近百年的启蒙和开放,仍不及历史上的司马迁和庄子。这两个人是‮国中‬读书人中罕见的清醒者。  wWW.lANMxs.Com 
上一章   美人赠我蒙hàn药   下一章 ( → )
《美人赠我蒙hàn药最新章节》是全本小说《美人赠我蒙hàn药》中的经典篇章,懒猫小说网提供完整版《美人赠我蒙hàn药》全文供读者免费阅读。